查看原文
其他

职称改革再进一步,广东、湖北:部分医生工作满10年可评副高

陈宇杰 科研讲坛 2022-08-06

改革春风吹满地,处处都是改革进行时,医疗界也不例外。自从当年南京大学第一个引进国外SCI论文作为职业评价体系的标准后,国内医生的职业生涯出现了有利也有弊的变化。如今,针对“唯论文”的评价体系,不同地区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各个都迈开了职称改革的步伐,其中以今年9月份的广东省医改迈的步伐比较大。


(一)广东省政策原文及解读


9月,2019年度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培训班在东莞市顺利举行。
会议发言摘要:进一步下放评审权。今年起,30家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实行自主评审;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(含14个经济欠发达地市及江门市恩平、开平和台山等3市)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才,由省基层卫生专业高级评委会直接认定为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。对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职称,论文、课题不作为限制性条件,增加原始病案或专题报告作为评审的重要指标。
对于具体指标,官方人员随后进行了具体解读:

1.    粤东西北地区,取得中级职称后,连续在基层工作10全科、儿科、妇产科、精神科、影像科等紧缺专业技术人才,由基层卫生专业高评委员会,直接认定为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。

2.    广东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增加提交申报人任现职以来、代表本人最高业务水平或技术能力的5份完整原始病案或2份专题报告,作为高评委的主要评审指标进行重点评价,让医德好、会看病、能手术、技术高的医生脱颖而出。护理、卫生管理研究、临床医学研究及卫生信息等专业不作要求。不搞唯论文、科研的一刀切,避免职称评审和实际工作两张皮

广东省身处沿海地带,是改革春风最开始吹过的地方,但“工作满10年可聘副高”的政策却不是第一个出台的省份,早在7月湖北省就出台了类似政策:全科基层医生满10年即可评副高。

其实和湖北省相比之下,还是这次广东省的动作幅度要大,前文我们就看到广东省的改革方案包括全科、儿科、妇产科、精神科、影像科。

(二)湖北省政策原文及解读


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7月份文件印发了相关文件,原文摘要如下:
1.    根据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,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治病救人的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。

自主评审的,重点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诊疗水平、教学师导、学术科研能力以及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处置能力

区域评审的,重点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疗、护理、康复等综合服务能力,
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考察操作能力、工作业绩,不对论文、科研作硬性要求,可以临床病历、手术视频、卫生标准、护理记录、调查报告、科普作品等替代。鼓励将新技术推广和运用情况纳入评价体系。

2.全科医生聘任中级职称后在农村基层连续执业满10,经职称评审委员会考核认定,直接取得副高级职称,在农村基层范围内定向使用

3.全面下放市州级及以上所属公立三级甲等医院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系列正副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,评审结果在本医疗卫生机构内有效。条件成熟的民营三级甲等医院、市州级及以上所属其他公立三级医院,经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后,下放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。

(三)整体职称评定体系仍然僵化
广东省目前虽然领先全国,迈开了职称改革的步子,还把儿科、妇产科、精神科、影像科和全科一起纳入改革范围,但改革单位仍然局限在基层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,说实话,这些地区其实不是“主要矛盾”所集中的地区,恰恰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急需改革,根据《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》不完全统计,部分发达地区的要求如下:


而治病救人的能力,其实和发表论文的能力不一定呈高度直线相关,正如同湖北省文件中提到的,对常见病、多发病、疑难病的诊疗能力才应该是衡量一位医生能力的核心。

地方上在根据各省情况进行改革,国务院也在吸收各地成功经验制定的框架和方向。

在去年7月国务院就出台文件要求破除“唯论文”风气。今年7月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)》提出15项倡议,第一项就是“健康知识普及行动”,在医生和医院端,这项倡议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医院和医生的绩效,同时纳入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定。而科普工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实际上是2017年山西省率先实行的。


无论如何,广东省再次在全国各省的前面大步迈开了自己的步子,给全国在奋力行医的全体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们一个更美好的曙光,相信到2020年,医改达到阶段性目标后,改革后的职称体系会更加完善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